常见的移动端适配方案

  1. media query
  2. flex 布局
  3. rem + viewport
  4. vh vw
  5. 百分比

Media Query

mediaQueries 的方案可以说是我早期采用的布局方式,它主要是通过查询设备的宽度来执行不同css的代码,最终达到界面的配置

核心语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edia only screen and (max-width: 374px) {
/* iphone5 或者更小 */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x-width: 375px) {
/* iphone 6/7/8 */
}

@media only screen and (min-width: 414px) {
/* iphone 6p 或者更大尺寸 */
}

有点

  1. media query 可以做到设备像素比的判断, 方法简单, 成本低, 特别是正对移动端和PC端维护同一套代码的时候,.目前像Bootstrap 等框架使用这种方式布局
  2. 图片便于修改,只需要使用css文件
  3. 调整屏幕宽度的时候不用刷新页面即可响应式展示

缺点

  1. 代码量比较大, 维护不方便
  2. 为了兼容大屏幕或高清晰设备, 会造成其他设备资源浪费,特变是加载图片资源
  3. 为了兼容移动端和PC端各自响应式的展示效果, 难免会损失各自特有的交互方式

Flex 弹性布局

以天猫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他的viewport是固定的

1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maximum-scale=1,user-scalable=no">

高度定死,宽度自适应,元素都采用 px做单位
随着屏幕宽度变化, 页面也会跟随着变化,效果就和PC页面的流体布局差不多,在哪个宽度需要调整的时候使用响应式布局调整就行(比如网易新闻),这样就实现了[适配]

rem + viewport 缩放

根据 rem 将页面放大dpr倍,然后viewport 设置 1/dpr.

  1. 如 iphone6 plus 的dpr为3,则页面整体放大3倍, 1px(css单位)在plus下默认为3px(物理像素)
  2. 然后viewport设置为1/3,这样页面整体缩放回原始大小,从而实现高清

这样整个网页在设备内显示时的页面宽度就会等于设备的逻辑像素大小,也就是device-width.这个device-wdith的计算公式为

设备的物理分辨率/(devicePixelRatio * scale), 在scale为1的情况下, device-width= 设备的物理分辨率/devicePixelRatio

rem 实现

rem 是相对长度单位, rem方案中样式设计为相对于跟元素 font-size 计算值的倍数. 根据 屏幕宽度设置html标签的font-size, 在布局时使用rem 单位布局,达到自适应的目的

viewport 是固定的

1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maximum-scale=1,user-scalable=no">

通过一下代码来控制rem基准值(设计搞以 720px 宽度量取实际尺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function (d) {
var c = d.document;
var a = d.documentElement;
var b = d.devicePixelRatio;
var f;

function e() {
var h = a.getBoundingClientRect().width, g;

if(b===1) {
h = 720;
}
if(h>720) h = 720;

g= h/7.2

a.style.fontSize = g + 'px';
}

if(b>2) {
b = 3;
} else {
if(b>1) {
b = 2;
} else {
b = 1;
}
}

a.setAttribute('data-dpr',b);
d.addEventListener("resize", function () {
clearTimeout(f);
f = setTimeout(e,200);
},false)
e();
})(window)

css 通过sass预编译,设置取的px值转化rem的变量 $px: (1/100) + rem;

优点

  1. 兼容性好, 页面不会因为伸缩发生变形, 自适应效果更佳

缺点

  1. 不是纯css移动适配方案,需要在头部嵌入一段js脚本监听分辨率的变化来动态改变根元素的字体大小,css样式和js代码又一定耦合性,并且必须改变 font-size 的代码放在css样式之前
  2. 小数像素问题, 浏览器渲染最小的单位是像素, 元素根据屏幕宽度自适应,通过rem 计算后可能会出现小数像素, 浏览器会对这部分小数四舍五入,按照整数渲染,有可能没那么准确

纯vw方案

视口是浏览器中用于呈现网页的区域

  1. vw: 1vw等于视口宽度的1%
  2. vh: 1vh等于视口宽度的1%
  3. vmin: 取 vw和vh中最小的那个
  4. vmax: 取 vw和vh中最大的那个

虽然vw能更优雅的适配, 但是还是有点小问题, 就是宽,高没法限定

1
2
3
4
$base_vw = 375;
@function vw($px) {
return ($px/$base_vw) * 100vw;
}

优点

  1. 纯 css 移动端适配方案, 不存在脚本依赖问题
  2. 相对于rem 以根元素字体大小的倍数定义元素大小,逻辑清晰简单

缺点

  1. 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浏览器不支持

vw + rem 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设置html根元素的大小, 750px -> 75 640px -> 64
// 将屏幕分成10分, 每分作为根元素的大小
$vw_fontsize: 75;
@function rem($px) {
@return ($px/$vw_fontsize) * 1rem;
}

$base_design: 750;
html {
font-size: ($vw_fontsize/($base_design/2))* 100vw;


// 同时,通过Media Queries 限制根元素最大最小值
@media screen and (max-width:320px) {
font-size: 64px;
}

@media screen and(min-width: 540px) {
font-size: 108px;
}

}
// body 也增加最大最小宽度限制, 避免默认100%宽度的block元素跟随body而过大过小
body {
max-width: 540px;
min-width: 320px;
}

百分比

使用百分比%定义宽度,高度用px固定, 根据可视区域实时尺寸进行调整, 尽可能适应各种分辨率,通常使用max-wdith/min-width 控制尺寸范围过大或过小

优点

  1. 原理简单,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缺点

  1. 如果屏幕尺寸跨度太大, 相对设计搞过大或者过小的屏幕不能正常显示, 在大屏幕手机或横屏竖屏切换场景可能会导致页面元素被拉伸变形, 字体大小无法随屏幕大小发生变化
  2. 设置盒模型的不同属性时, 其百分比设置参考元素不唯一, 容易使布局问题变得复杂.